摩根大通对稳定币前景持谨慎态度,预测增长低于市场预期

·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近期发布的分析报告却为市场热情泼了一盆冷水。该行认为,稳定币的实际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万亿美元市值的预测显得过于乐观。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增长瓶颈

稳定币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旨在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价格稳定的媒介。今年以来,稳定币市场规模已增长23%,总价值达到2540亿美元。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对区块链支付结算方案的探索。

但摩根大通指出,这种增长并不能等同于大规模实际应用。该行分析显示,目前仅有约6%的稳定币需求(约150亿美元)来自于实际支付活动,绝大部分用途仍局限于加密货币交易和抵押品管理。

监管进展与市场预测的分歧

美国参议院近期通过了《GENIUS法案》,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加密货币立法,旨在为稳定币发行提供监管框架。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多家机构发布了乐观预测:

然而摩根大通对这些预测持保留态度,认为万亿美元规模的预期"过于乐观"。该行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仅能达到5000亿美元,约为最乐观预测的四分之一。

全球稳定币发展的现实挑战

从全球视角看,稳定币发展面临多重障碍。中国等国家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项目,但主要集中于国家主导的倡议,而非支持私人发行的稳定币。六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承诺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即使在私营领域,信号也参差不齐。蚂蚁集团通过其国际业务部门运营支付宝,计划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但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的电子人民币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的成功模式,并不能为全球稳定币提供可复制的 roadmap。

美国企业同样保持谨慎态度。PayPal首席执行官Alex Chriss最近承认,稳定币在美国尚未准备好大规模采用,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消费者激励措施。他表示,虽然PayPal已开始提供奖励以鼓励使用,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激励来推动 adoption"。

稳定币未来的关键发展领域

要实现真正突破,稳定币需要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取得进展:

监管明确性:虽然立法进程在推进,但具体实施细则和全球协调仍需时间

基础设施建设:支付网络、清算系统和用户界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支持大规模应用

用户激励:必须创建足够的经济激励,使消费者和企业愿意转向稳定币支付

跨链互操作性: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资产转移需要更加无缝流畅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稳定币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投资策略,👉探索实时市场分析与工具可能为您提供更多见解。

常见问题

稳定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目前稳定币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场景,作为交易对的基准货币和抵押品。仅有小部分应用于实际支付和跨境汇款领域。

为什么摩根大通对稳定币增长持保守态度?
该行认为主流采用程度低、监管不确定性、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缺乏消费者激励等因素,都限制了稳定币的短期增长潜力。

监管对稳定币发展有何影响?
明确的监管框架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但各国政策差异和协调难度可能延缓全球统一标准的建立进程。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有何区别?
稳定币由私人机构发行,通常与法币挂钩;央行数字货币则由中央银行发行,具有法定货币地位和国家信用背书。

消费者采用稳定币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包括使用习惯难以改变、现有支付系统足够便利、对新技术的不信任以及缺乏足够的采用激励措施。

稳定币市场未来可能如何演变?
短期内可能继续以加密货币交易为主,中长期取决于监管发展、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

目前来看,稳定币的发展道路可能比许多乐观者预期的更为漫长。监管障碍、基础设施缺口和有限的需求继续制约着该行业更广阔的雄心。摩根大通的预测提醒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客观的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