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老韭菜的六年心路历程:从千万亏损中悟出的投资真谛

·

六年币圈沉浮,数次大起大落,换来千金难买的实战感悟。

初入币圈:十万试水与首战告捷

2017年,我以技术背景跨界进入币圈,正值比特币突破万元大关。与众多新手一样,初期跟随朋友推荐买入NEO(时称“小蚁币”)和BTS(BM创立的公链项目)。出于谨慎,首笔投入仅10万元,通过当时尚支持法币交易的“比特时代”交易所进行操作。

经过简单研究,我将9万元投入BTS,1万元投入NEO。随后牛市爆发,NEO飙升至千元以上,涨幅超百倍,而BTS表现平平。这笔投资让我首次体验百倍收益的刺激,但未能及时止盈,最终随熊市回落。这笔NEO投资的后续故事,将在后文揭晓。

巅峰与崩塌:千万资产与几乎归零

首战告利后,我逐渐加大投入。当时比特时代上线30余种山寨币,我采取“全盘买入”策略,被社群称为“大盘哥”。然而,一次40%的回调让我首次亏损,意识到盲目跟风的危险。

随后迎来“94事件”,七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交易所关停。在市场恐慌中,我坚信比特币的抗监管特性,在交易所关闭前抄底100万元买入比特币。此后,币安等海外平台崛起,我抓住机会将比特币全部置换为BNB(单价约8元),持有量达3.5万个。BNB随后暴涨至150元,使我账面资产逼近千万。

但贪婪让我未能及时止盈。随着市场转向,资产大幅缩水。期间我重仓参与一个元宇宙项目(当时称为“虚拟世界”),投入200万元,最终仅剩20万元。加上其他投资缩水,总资产从千万峰值跌至不足百万,近乎归零。

重振旗鼓:二次崛起与风险控制

2020年“312事件”中,我因忙于社交电商业务错过抄底机会。同年11月,判断牛市重启后,我通过贷款和存量资金合计投入25万元:10万元买ETH、10万元买BNB,剩余5万元以2倍杠杆滚仓操作。这轮操作中,5万元杠杆资金滚至百万,总资产再度突破500万元。

此次我吸取教训,设定止盈计划:每盈利100万元便部分套现。然而,在Coinbase上市前后,为冲击千万目标,我重开10倍杠杆,结果遭遇“519暴跌”,资产一度濒临归零。最终保留50万元火种,并转为稳健操作。

当前策略:稳中求进与聚焦链游

目前我将80%资金配置于主流币种,20%投入熟悉的链游赛道。历经三轮牛熊,我已规避合约交易,主打稳健策略。链游领域因具备真实玩家基础和头部公司入驻,我认为其潜力巨大,计划通过社群建设链接玩家、项目方和资本。

投资反思:血泪教训与核心原则

投资是一门专业学问

跨界进入投资领域后,我深刻认识到投资与创业同样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验证。凭运气所获利润,终将因实力不足而回吐。只有通过持续总结与理论结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投资本质是高风险行为

投资风险源于认知盲区、信息壁垒和不可抗力。普通投资者最有效的风控方式是控制投入规模。杠杆虽能放大收益,但更易引发心态失衡和重大亏损。👉 学习科学风控方法

实战风控三大准则

  1. 避免全仓梭哈:高回报易诱发贪婪,但一次梭哈失误可能导致归零。我的两次近乎归零经历均源于梭哈。
  2. 极端谨慎使用杠杆:杠杆需限于最熟悉领域,并预先评估最坏承受能力。一旦察觉风险,立即降杠杆或止损。
  3. 保持持续学习与敏感度:完全脱离市场易错过机会,过度盯盘则易陷入情绪化操作。需平衡关注度与理性判断。

常见问题

Q:新手应如何控制币圈投资风险?
A:建议从小额资金开始,优先选择主流币种,避免杠杆和梭哈操作。初期以积累认知为主,而非追求暴利。

Q:牛市中止盈点如何设定?
A:可采用分批止盈策略,例如每上涨50%出售部分仓位,或根据历史阻力位动态调整。核心是避免因贪婪错过退出时机。

Q:如何判断项目是否靠谱?
A:重点考察团队背景、技术落地性和社区活跃度。避免轻信“站台大佬”或白皮书承诺,需独立验证项目可持续性。

Q:熊市该如何布局?
A:保留部分现金等待低估机会,定投主流资产,同时深耕细分领域(如链游、DeFi),为下一轮周期做准备。

Q:合约交易是否值得参与?
A:除非具备极强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经验,否则不建议参与。高杠杆易导致心态失衡,多数投资者最终亏损离场。

Q:如何避免FOMO(错失恐惧症)情绪?
A:建立投资计划并严格执行,避免追涨杀跌。👉 获取理性投资指南 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六年币圈历程,让我从追求暴富转向稳健增值。投资不仅是资金博弈,更是人性与认知的修炼场。希望这些经验能助你在波动市场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