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货币市场中,比特币表现强势,而以太坊及部分老牌价值项目则相对乏力。ETH/BTC汇率一度触底,成为许多资深加密爱好者心中的“意难平”。穿越牛熊周期后,投资者对ETH的疲软表现难以释怀,社区不满情绪似乎已达顶峰。
01 以太坊的初心是否改变?
ETH与BTC虽路线不同,但并无直接冲突。从熊市开始长期持有ETH的投资者,大多期望ETH能跑赢BTC,即ETH/BTC汇率能带来良好回报。根据以往经验,ETH在大部分时间内确实能够超越BTC的表现。
以太坊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始终明确: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应用平台,探索扩容方案以提升可扩展性和性能,发展数字黄金之外的去中心化应用。这与早期“山寨”项目试图改进比特币的思路类似,但以太坊更注重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生态。
早期以太坊基金会官网的标语“区块链应用平台”精准定位了其发展方向,背景图中拔地而起的高楼象征对区块链扩容建设的雄心。如今有人质疑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后初心不再,甚至将价格疲软归咎于共识机制变更。但实际上,POS转型早在最初路线图中就已规划,并非临时决定,这是智能合约公链为满足账户模型和扩容需求做出的必要选择。
近期有观点试图用以太坊合并后通胀率上升来证明POS路线的错误,但完整数据显示,通过POS合并和EIP1559方案,以太坊不仅确保了安全性,还将通胀率控制在远低于比特币的水平,与其他知名POS公链相比更是优势明显。
以太坊稳坐加密货币市场第二把交椅,成为众多新公链项目的对标对象。可以说,除了实现细节的调整外,以太坊路线一直保持稳定,当初的愿景也已陆续实现。
Vitalik Buterin近日在社交媒体回应基金会质疑时,列举了9条与ETH基本面相关的信息:
- 以太坊每年不再向工作量证明机制流失500万ETH
- 用户交易费用维持在低位
- 交易打包时间缩短至30秒内(EIP1559)
- zk技术允许用户在保持隐私的同时使用ETH
- 账户抽象技术让普通人安全使用ETH,无需种子短语或中心化故障点
- 全球各地的本地ETH活动蓬勃发展
- 自2016年以来,ETH从未因DoS攻击和共识失败而停机
- 各种安全工作防止了大量资金损失
- 钱包、DeFi应用等代码库的持续优化
以太坊能够获得3000多亿美元市值,不仅仅来自Gas费用捕获,更多源于对加密领域的拓展和创新,承接比特币的价值溢出。这也是前两轮牛市中ETH/BTC汇率高涨、以太坊长期跑赢BTC的底层逻辑之一。
本轮行情中,尽管以太坊基本面良好,但许多人只关注其链上流动性割裂问题和新公链竞争,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以太坊生态对比特币价值溢出的承接能力。
02 比特币的待解难题与以太坊的机遇
比特币在设计上无疑是“神级”作品,但并非十全十美。中本聪留下的系统中存在一些待解问题,需要后人优化完善。例如,日益减少的发行量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威胁着比特币系统的可持续性。
比特币不断减产直至上限的过程中,越来越小的通胀率推高了稀缺性,成为价格上涨的有利因素。但对于比特币系统本身,减产不可避免地导致POW矿工收入减少,降低矿工积极性,可能影响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比特币社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发展生态,当减半导致矿工收入不足时,通过生态繁荣弥补系统奖励减少,持续激励矿工提供系统保护。这一思路实际上从以太坊社区的区块链扩容路线中吸取了经验。但高昂的价格和手续费、主网低效率让比特币生态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
比特币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价格持续上涨,但这显然不太现实。当资本将比特币推向瓶颈时,价值就会溢出到其他区块链。目前来看,未来能承载比特币大部分价值溢出的大体量项目,只有以太坊。
03 比特币L2与以太坊L2的协同发展
当前比特币生态发展如火如荼,许多团队提出了扩容方案,特别是借鉴以太坊的Layer2解决方案。可以说,以太坊Layer2的领先探索引领着比特币Layer2的发展方向。有人甚至调侃,以太坊是比特币最大的测试网。
当然,比特币Layer2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难以完全继承比特币的安全性,出块速度慢影响Layer2交易结算效率等。因此,目前闲置的BTC若要参与DeFi,仍会选择跨链到以太坊以获得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CryptoFlows数据显示,比特币主要通过稳定币桥接等方式向以太坊输出了约38亿美元的资产,这还不包含Layer2。以太坊主网流入占比特币跨链输出的绝大部分,表明链上资金对以太坊的认可。未来在BitcoinFi持续开发下,以太坊生态势必获得更多流入份额。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Web3应用大规模落地的多链互联、链抽象时代,加密大生态之间需要互联互通、无缝互操作。以太坊何尝不是正在成为比特币最大的侧链或广义Layer2?以太坊生态上最好的DeFi协议正在帮助激活沉睡的比特币资金。
无论是扩容解决方案的协同发展,还是资金的跨链流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未来正变得越来越紧密相连。
04 总结与展望
从目前来看,以太坊的初心从未改变,既定目标也已实现。变化的是“花心”的持有者抵不住市场诱惑。在大环境流动性枯竭的背景下,加密叙事萎缩,追逐Meme币情有可原。但随着全球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逐步释放,市场或将迎来转变。加密资产的采用和Web3应用的落地价值终将回归。
作为加密资产的老大和老二,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未来不是敌对关系,也非非黑即白。加密社区不论站在哪个阵营,都应停止内耗和“吃饭砸锅”的行为,共同向更广阔的大规模采用的下一代互联网进发。
常见问题
Q1: 为什么ETH/BTC汇率持续走低?
A: 汇率走低主要受比特币现货ETF通过带来的资金集中流入、市场风险偏好变化以及以太坊生态短期叙事不足等多因素影响。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反映的是两者生态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相对速度。
Q2: 以太坊转向POS机制是错误吗?
A: 不是错误。POS转型是以太坊早已规划的发展路径,旨在提高网络效率、降低能耗并增强安全性。实际数据表明,合并后以太坊通胀率远低于比特币,网络安全性也未受影响。
Q3: 比特币与以太坊是什么关系?
A: 两者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比特币是价值存储的“数字黄金”,以太坊则是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以太坊承接比特币的价值溢出,共同推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发展。
Q4: 比特币Layer2与以太坊Layer2有何异同?
A: 两者都旨在解决主网扩容问题,但技术实现和安全性模型有所不同。比特币Layer2更注重资产安全性,以太坊Layer2则强调智能合约功能的扩展。目前以太坊Layer2技术更为成熟,为比特币Layer2提供了重要参考。
Q5: 未来以太坊能否重新跑赢比特币?
A: 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以太坊生态创新发展、比特币价值溢出效应以及整体市场环境。随着Web3应用落地和链上活动增加,以太坊仍具备再次超越的潜力。
Q6: 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对待ETH/BTC汇率波动?
A: 投资者应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汇率波动。合理配置资产,了解两者不同定位和风险收益特征,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多元化投资组合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