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于近期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撤销2021年发布的解释性信函1179,取消银行需事先获得监管机构“无异议”批准才能开展加密资产相关业务的规定。这一举措被视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接纳加密货币的重要信号,旨在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加密市场提供更大弹性与清晰度。
监管政策重大调整:事前审批要求取消
OCC在最新公告中明确,银行在参与特定加密资产业务前,不再需要向OCC提交申请并等待“无异议”批准。解释性信函1179的撤销,意味着银行可更自主地决定涉足加密资产托管、稳定币储备管理及分布式账本节点运营等业务。
此前,根据2020年至2021年初发布的1170、1172及1174三封解释性信函,银行已获权从事以下三类加密业务:
- 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
- 持有美元存款作为稳定币储备;
- 担任分布式账本节点以验证支付,并参与特定稳定币活动以促进支付交易。
OCC强调,尽管1179被撤销,银行仍可继续从事上述三类业务,但需自行确保业务操作符合现有法规与风险管控要求。
监管模式转向事后审查,鼓励金融创新
OCC表示,随着监管机构对加密业务的理解加深和监管经验的积累,事前审批机制已不再必要。撤销1179旨在减轻银行的合规负担,鼓励负责任的技术与业务创新,同时提升政策透明度。
未来,OCC将对银行加密业务实施“事后审查”机制,重点关注其操作是否安全、公正且符合法律法规。这一转变不仅简化了银行进入加密市场的流程,也为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参与数字资产服务铺平道路。
银行稳定币发行或迎来爆发期
这一政策松动与美国整体加密监管趋势相呼应。今年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废除SAB 121规则,不再强制要求数字资产托管机构将持有的加密资产视为负债,进一步降低了银行和机构参与加密托管的门槛。
另一方面,多家大型银行已表现出对发行稳定币的强烈兴趣。美国银行(BofA)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一旦稳定币监管法案落地,该行将推出与用户美元存款挂钩的稳定币“BofA Coins”。他指出,此举将推动银行在支付和创新金融产品中扮演更关键角色。
政治层面也在推动相关立法进程。近期于白宫举办的加密峰会上,前总统特朗普呼吁国会在8月休会前完成稳定币立法,以便其签署。若法案顺利通过,2025年下半年可能迎来美国银行发行稳定币的高潮。
常见问题
Q1: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这次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OCC撤销了2021年发布的解释性信函1179,取消银行从事加密业务需事先获得“无异议”批准的要求。银行现在可自主开展加密资产托管、稳定币储备管理等业务,但仍需符合相关法规。
Q2: 银行现在可以开展哪些加密业务?
A: 根据OCC此前发布的1170、1172和1174号解释性信函,银行可从事三类业务:加密资产托管、持有稳定币储备美元、运行分布式账本节点及参与稳定币支付交易。
Q3: 这一政策对市场和普通用户有什么影响?
A: 银行更容易进入加密领域,可能推出更多合规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例如由银行发行的稳定币。这将提升用户对加密资产的信任度和使用便利性,同时加强市场流动性。
Q4: 是否意味着银行加密业务完全不受监管?
A: 不是。OCC将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审查,银行仍需确保业务合规、风险可控。监管机构会持续监督其操作是否符合安全与公正原则。
Q5: 美国稳定币立法目前进展如何?
A: 立法进程正在推进中。特朗普已公开呼吁国会加快稳定币法案的制定,行业预期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有进一步突破。👉跟踪最新监管动态
Q6: 其他国家对银行参与加密业务也有类似政策吗?
A: 不同国家监管政策存在差异,但欧美多国均在探索银行合规参与加密资产的框架。美国此次政策调整反映了其在融合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方面的领先尝试。
总体来看,OCC此次政策放宽是美国加密监管走向成熟与开放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提高了银行参与加密业务的灵活性,也可能加速稳定币等创新金融产品的普及与应用。未来,随着立法与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融合或将迎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