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储备企业热潮或将消退,直接持有比特币更具优势

·

曾担任白宫沟通主任、现为对冲基金SkyBridge Capital创始人的Anthony Scaramucci近日公开表示,近期兴起的加密储备企业(Crypto Treasury Company)风潮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他认为,投资者最终会质疑这类企业的存在价值,与其通过股票间接持有加密货币,不如直接购买比特币(BTC)更为合理。

加密储备企业模式面临质疑

自微策略(Micro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后,多家企业纷纷效仿,宣布将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这种模式被称为“加密储备企业”,其主要业务是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大量购买并长期持有加密货币。

然而Scaramucci指出,这类企业本质上只是中间商,让投资者间接持有BTC或ETH。他预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投资者提出质疑:

“为什么要付费让这些企业代为购买加密货币?不如自己直接购买更划算。”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多家类似企业,例如比特币矿商BitMine宣布募资2.5亿美元成立“以太币版微策略”,并聘请华尔街知名分析师Tom Lee担任董事长。此外,一些企业还借助“名人效应”吸引关注,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子Eric Trump在日本版微策略(Metaplanet)担任董事,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e Lubin则担任美国在线游戏公司SharpLink的董事长。

微策略的成功难以复制

Scaramucci承认微策略创始人Saylor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该公司除了持有加密货币外,还在进行其他产品开发。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

“我对其他企业没有偏见,毕竟我相当看好BTC。但从投资角度,必须看清这些企业的成本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Scaramucci管理的First Trust SkyBridge Crypto Industry and Digital Economy ETF中,微策略是其第二大持仓,权重达19.16%。双方私交甚好,Saylor甚至为Scaramucci年初出版的比特币书籍撰写了序言。

市场对储备企业模式存分歧

加密储备企业模式在投资界引发了不少争议。知名做空投资者Jim Chanos曾公开批评微策略的储币模式“荒谬”,建议投资者直接做空微策略股票并买入BTC。对此Saylor反驳称,这类企业的股票溢价反映的是其整体策略与结构,不能单纯以持币价值衡量。

Scaramucci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你给某家公司10美元,他们只拿8块去买比特币,你可能会赚钱。但要想清楚:为什么不自己直接拿这10块钱去买币?这就是问题核心。”

👉 了解实时加密货币投资策略

直接持币与投资企业的对比分析

成本结构透明度

直接持有加密货币让投资者完全掌控自己的资产,无需支付管理费或其他中间费用。而通过加密储备企业投资,投资者需要承担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可能存在的溢价。

资产控制权

直接持币意味着投资者拥有私钥控制权,可以自由转移和使用资产。而通过企业股票间接持有,投资者实际上只拥有企业股权,对加密货币没有直接控制权。

税务处理差异

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直接持有加密货币和持有相关企业股票的税务处理方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评估哪种方式更有利。

常见问题

Q: 什么是加密储备企业?
A: 加密储备企业是指那些将加密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大量购买并长期持有加密货币,微策略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Q: 为什么专家建议直接持有比特币?
A: 直接持有比特币消除了中间环节的费用和成本,让投资者完全掌控自己的资产,避免了企业运营风险和管理费用对收益的影响。

Q: 投资加密储备企业股票有哪些风险?
A: 除了加密货币本身的价格波动风险外,投资者还需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以及股票市场特有的波动风险,可能导致股票表现与加密货币价格出现偏离。

Q: 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有什么缺点?
A: 直接持有需要投资者自己负责资产的安全存储和管理,需要学习使用钱包和私钥管理技术,否则可能面临丢失或被盗的风险。

Q: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A: 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选择。对技术熟悉的投资者可能更适合直接持币,而希望传统市场 exposure 的投资者可能更倾向股票投资。

Q: 加密储备企业模式会完全消失吗?
A: 虽然热潮可能减退,但这种模式可能会以更成熟的形式继续存在,特别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的加密货币 exposure 渠道。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投资者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仅投入能够承受损失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