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部分比特币与加密货币爱好者持保留态度,但在多数投资者看来,传统金融背景的专业人士投身加密领域,恰恰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合法化与公众认知的提升。
丹尼尔·马斯特斯(Daniel Masters)便是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作为CoinShares的执行总裁,他曾在摩根大通等顶级机构担任大宗商品交易员,拥有深厚的传统金融经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落幕之际,他偶然接触比特币,并迅速认识到其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巨大潜力。
凭借技术洞察与大宗商品交易的双重背景,马斯特斯开始以行业大使的身份,积极面向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推广加密货币。同时,通过创立加密资产管理公司CoinShares,他得以深入观察行业未来走向,预判加密爱好者与传统金融巨头之间可能发生的碰撞。
从大宗商品到比特币的转变
福布斯: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并对比特币产生兴趣的?
Daniel Masters:在接触比特币之前,我的职业生涯聚焦于大宗商品领域。先后任职于壳牌石油、所罗门兄弟和摩根大通,1999年后开始独立管理两只大型对冲基金。我们当时的核心理念是捕捉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油价每桶10美元、铜价每磅2美元、金价每盎司1300美元——这些商品在随后几年中都经历了显著上涨。
然而到2012年,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价格波动性下降,量化宽松政策为风险资产提供支撑,我也在思考下一步方向。某天在CNBC节目中,我注意到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图:从几美分涨至约15美元。作为交易员,这种波动性立刻引起我的关注。我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究,甚至亲自参与挖矿,深刻意识到比特币的本质是“无法被复制/粘贴的互联网”——这一特性极为关键。
初入加密领域的商业实践
福布斯:您在比特币行业的首次商业尝试是什么?
Daniel Masters:我并非计算机科学家,也无意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但我希望开展一次真正的商业实践。然而,阐明比特币的投资理论比大宗商品更为复杂,同时行业中存在大量欺诈行为,加剧了外界疑虑。
为确保客户对我们信托结构的完全信任,我选择了高度合规的路径:与合规托管人、管理人、银行、法律及审计机构合作,耗时两年搭建起完整框架。这一切努力消除了运营层面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只需关注价格风险本身。
CoinShares的业务架构解析
福布斯:CoinShares是如何组织其业务结构的?
Daniel Masters:CoinSha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控股公司,涵盖三大板块:
- 我们在运营实体CoinShares Holdings的权益;
- 与野村证券及Ledger合作的合规托管业务Komainu;
- 基于自有资本的风险投资组合。
运营公司CoinShares Holdings Limited下设两大主线业务:一是年营业额达45亿美元的交易业务CoinShares Capital Markets;二是持有投资与基金服务许可的CoinShares Jersey Limited。此外,我们旗下还包括位于斯德哥尔摩的XBT Provider,负责发行跟踪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及XRP价格的交易所交易票据(ETN)。
数字资产的未来发展方向
福布斯:您认为数字资产行业未来将如何演进?
Daniel Masters:我的工作是思考三年后的世界格局并相应调整企业战略。以央行数字货币(CBDC)为例,其发行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减少物理接触、抑制黑市与腐败、实现实时记账,更重要的是为实施负利率政策提供可能。
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与巴哈马在内的八种CBDC处于研发中,其中一些已接近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进展尤其令人瞩目,这可能迫使美国作出反应,形式可能是数字美元或贸易对抗。
CBDC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
福布斯:CBDC的兴起将如何改变传统金融基础设施?
Daniel Masters:CBDC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对商业银行及整体金融系统的重塑。当前,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后者负责产品设计(如房贷)和用户服务。
未来我们可能进入一种新模式:中央银行直接发行CBDC,商业银行的传统职能被新兴DeFi协议所取代——例如Compound Finance、Uniswap和SushiSwap等分布式金融平台。而在用户接触层面,竞争将更加多元:Coinbase、币安等交易平台,Blockchain.com等钱包服务商,甚至三星、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均可能通过硬件集成或数字钱包介入市场。
商业银行是否会被替代?
福布斯:您真的认为商业银行会消失吗?
Daniel Masters:传统金融体系存在固有痛点:资产分割繁琐、中介环节过多、创新受限。例如购买一只ETF,投资者与资产之间可能间隔多达12个服务提供商,过程冗长且成本高昂。
而区块链世界正朝着“万物代币化”的方向发展。一旦中央银行全面拥抱这一趋势,变革将加速推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就任时曾专门讨论稳定币,便是一个信号。如果每个人都能持有数字钱包与CBDC,比特币将扮演“数字黄金”的角色,其他资产也将找到相应定位。 👉 探索更多DeFi前沿动态
服务层将趋于自动化、技术化与民主化,而用户终端将成为竞争焦点。DeFi协议已实现透明、链上、自治的借贷服务,其效率远超传统银行合作模式。这如同Netflix与Blockbuster的案例——只是Blockbuster尚未完全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DeFi?
DeFi(去中心化金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旨在通过智能合约提供借贷、交易、理财等业务,减少传统中介机构的参与。
Q2: 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加密货币有何不同?
CBDC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和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法律效力;加密货币则多由民间发起,价格波动大且缺乏国家信用支撑。
Q3: 商业银行可能如何应对DeFi的挑战?
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内部技术升级、与合规DeFi项目合作、或推出自有数字资产服务等方式适应变化,否则可能面临职能被分解的风险。
Q4: 普通用户如何参与DeFi?
用户可通过数字钱包接入DeFi协议,参与质押、流动性挖矿、借贷等操作,但需注意智能合约风险与市场波动性。
Q5: 区块链技术能否真正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
是的。通过去除多重中介、实现实时清算与跨境互通,区块链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透明度并加速资金流动。
Q6: 未来哪些行业可能被代币化?
除了金融资产,房地产、艺术品、知识产权、供应链权益等实体与虚拟资产均可通过代币化实现分割流通与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