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与监管制度详解

·

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对加密货币领域采取审慎包容的监管态度,在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和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与税收政策体系。

马来西亚税收制度基础

税收体系结构

马来西亚实行联邦与地方政府分税制。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国家税务政策,由内陆关税局和皇家关税局分别执行:

州政府则负责征收土地税、矿产税、森林税、执照税、娱乐税、酒店税和门牌税等地方税种。

主要税种详解

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居民境内收入及境外汇入收入均需纳税,采用0-30%超额累进税率:

预扣税

针对非本地公司或个人的特定收入征收:

房地产盈利税

进出口税

加密货币税收政策

法律定性现状

马来西亚不承认加密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根据《2009年国家银行法令》:

然而,证券委员会将具有投资特征的加密货币归类为"数字资产",纳入《资本市场与服务法令》监管框架。符合证券型代币定义的加密货币,其发行和交易必须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具体征税规则

征税原则

马来西亚未开征资本利得税,但从事加密货币交易业务的个人或企业需缴纳所得税。税务机关通过以下标准认定"日内交易者":

  1. 持有数量较大
  2. 持有时间较短
  3. 交易频率高
  4. 进行市场推广活动
  5. 非被迫出售
  6. 具有商业目的
  7. 使用短期融资
  8. 其他佐证因素

计税方法

应税收益计算公式:处置价格 - 取得成本

以加密货币形式收款时,按取得时的公允市场价值确认收入。被认定为商业活动的交易,相关费用可税前抵扣,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税务性质可能随用途改变而重新认定。例如投资性持有转为债务清偿时,可能触发课税基础调整。

监管框架演进历程

马来西亚建立以证券委员会(SC)和国家银行(BNM)为核心的双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

2014年:BNM声明不承认加密货币法定货币地位,提示交易风险

2018年:发布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政策指南,将交易平台列为"申报机构",要求:

2019年:通过《资本市场与服务法令》修正案,将证券型数字资产纳入监管

2020年:出台《数字资产指南》,明确规定:

2021-2022年:加强平台合规监管,发布投资者警示名单,与国际组织合作研究DeFi、稳定币等新兴领域

2024年8月:修订《数字资产指南》,明确:

👉 获取最新监管政策解读

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市场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

常见问题

马来西亚对加密货币交易征收资本利得税吗?
不征收资本利得税。但若被认定为日内交易者或从事加密业务,相关收益需按所得税规定缴纳。长期持有且非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者通常无需纳税。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日内交易者"?
税务机关会综合考量交易频率、持有时间、资金规模、操作手法等因素。如果主要通过短期买卖获利而非长期投资,很可能被认定为交易者而需要纳税。

境外投资者需要缴纳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吗?
非居民在马来西亚期间取得的加密收益需缴纳所得税,税率固定为30%。境外收入一般不涉及马来西亚税务义务,具体需根据双边税收协定确定。

加密货币挖矿收益如何征税?
挖矿收益属于应税收入,按取得时的公允市场价值计算应纳税额。矿工可扣除电费、设备折旧等直接成本,但需保留完整费用凭证。

交易亏损可以抵扣其他收入吗?
被认定为商业交易的加密活动亏损,可用于抵扣同年度其他经营收入。投资性亏损通常不可抵扣,具体处理需依据税务机关认定。

如何确保交易记录符合税务要求?
建议完整保存:交易时间、金额、对象信息、成本凭证、钱包地址记录等。合规交易平台提供的报表可作为有效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