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链上骗局并保护你的加密钱包安全

·

随着 Web3 领域的快速发展,链上生态持续繁荣,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参与各类链上交易及相关活动。然而,各种形式的链上诈骗也随之涌现,不法分子通过诱导用户授权交易或骗取私钥等手段盗取资产。

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保障自身资产安全,我们建议用户始终保持警惕并主动了解潜在风险,尤其是在高风险场景中。本文整理了当前常见的链上骗局类型、相应的防范建议以及安全措施,助你提升识别和规避 Web3 风险的能力。


一、诱导授权类骗局

恶意获取用户授权是诈骗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攻击者通过伪造授权交易,诱使用户签名,从而获取对其资产的操作权限。

1. 普通授权诈骗(Approval)

诈骗者通过以下方式诱导用户进行恶意授权: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2. Permit 与 Permit2 授权诈骗

Permit 和 Permit2 本是 Uniswap 推出用于节省 Gas 费的机制,但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

安全防护机制

3. eth_sign 签名诈骗

eth_sign 允许用户对任意交易哈希进行签名,相当于开具一张“空白支票”。诈骗者常诱骗用户使用 eth_sign 构建定制化交易以盗取资产。

安全防护机制


二、截图与录屏窃取私钥

诈骗者常冒充投资顾问或交易专家,诱使用户在屏幕共享或截图过程中泄露私钥或助记词。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三、恶意空投诈骗

诈骗者通过向大量地址发送毫无价值的代币,诱使用户与钓鱼网站交互,试图卖出这些代币,从而导致资产被盗。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四、相似地址诈骗

诈骗者通过生成与用户常用地址高度相似的假地址,诱导其向错误地址转账。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五、项目方跑路骗局

部分恶意项目方可能滥用此前获得的用户授权,转移用户资产后卷款消失。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拉地毯骗局(Rug Pull)

与跑路骗局类似,诈骗者通过炒作代币吸引用户买入,随后拉高价格并抛售,使用户无法卖出而蒙受损失。

安全防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


六、常见问题(FAQ)

Q1:什么是链上授权?为什么有风险?
A:链上授权是用户允许 DApp 或合约操作自己部分资产的机制。风险在于恶意合约可能获得超额授权,进而转移用户资产。

Q2:如何检查并撤销已有的授权?
A:用户可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或专用授权管理工具查询地址的授权记录,并及时撤销不必要的授权。👉查看实时链上授权管理工具

Q3:Permit 授权和普通 Approval 有何不同?
A:Permit 授权通过签名方式实现,无需 Gas 费,但同样具备转移资产的能力,因此需格外谨慎对待。

Q4:遇到可疑空投应该怎么做?
A:切勿直接交互。应先研究代币来源,必要时将其隐藏,避免访问不明链接。

Q5:如何防范相似地址诈骗?
A:使用地址本功能标记常用地址,转账时多次核对完整地址,避免仅凭首尾字符判断。

Q6:钱包安全措施能否完全杜绝诈骗?
A:安全机制能大幅降低风险,但用户自身的警惕性和操作习惯同样关键。切勿轻信他人,始终保持谨慎。


结语

加密货币诈骗手法不断演变,用户需持续学习、保持警觉,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资产。定期了解最新诈骗类型并掌握防范措施,是进入 Web3 世界的必备能力。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实用参考,助你安全探索链上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