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监管与算力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在全球数字资产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背景下,两大主线尤为值得关注:香港在稳定币及数字资产监管政策方面的持续突破,以及为满足激增推理算力需求而不断扩张的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动向不仅标志着行业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香港稳定币监管实现关键突破,数字资产市场进入“实施推进”阶段

香港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6月26日,香港正式推出《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这一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市场从先前“试验计划”阶段迈入“实施推进”新阶段。该宣言提出多项关键举措:

这一政策扩展了香港数字资产的视野,从以加密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延伸至更广泛的现实资产代币化(RWA),稳定币及RWA等业态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券商牌照升级潮启动,虚拟资产交易生态加速形成

6月24日,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建议服务的第1类牌照,成为首家具备此类资质的在港中资券商。这意味着用户可直接通过其平台交易比特币(BTC)、以太币(ETH)及泰达币(USDT)等加密货币和稳定币。

除国君国际外,胜利证券、艾德证券等多家本地券商也已完成牌照升级。预计未来更多机构进入市场,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生态将迅速壮大,为券商及相关IT服务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际清算报告警示稳定币风险,仍肯定代币化价值

6月24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报告指出,稳定币在货币自主性、弹性及完整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可能对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构成风险,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监管的背景下。

报告同时强调代币化技术在跨境支付、证券市场等多个领域的积极价值,并呼吁各国加速本国货币的代币化进程。这表明,稳定币及资产代币化既带来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金融机构需重新审视其在未来金融生态中的定位。


二、推理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英伟达定位AI基础设施平台,开辟机器人新万亿市场

在6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明确将机器人列为公司第二大增长引擎,致力于通过AI与机器人融合开拓“物理世界AI”这一万亿级市场。

公司已构建全栈技术体系:

英伟达正从芯片供应商转型为“AI基础设施”平台商,通过搭建AI工厂成为整个AI产业的核心基础架构。尽管机器人及汽车业务目前仅占其收入的约1%,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全球Token消耗爆发式增长,免费AI服务成主要推手

Token消耗量的大幅上升直接推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

为应对这一需求,海内外头部厂商正持续加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ASIC市场预期上调,云厂商加速自研AI芯片

定制化计算芯片(ASIC)因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成为满足算力需求的重要路径:

各大云厂商通过自研和合作开发ASIC芯片,逐步减少对通用GPU的依赖,推动算力产业链保持高景气。


总结与展望

香港通过《宣言2.0》等政策推动,正加速建设成为全球数字资产领先市场,稳定币与RWA等新兴业态迎来实质性发展。同时,券商牌照升级亦将扩大虚拟资产交易生态,带来行业新增量。

在算力领域,推理需求爆发推动全球基础设施持续投入,AI与机器人融合开辟出新万亿级市场,ASIC等定制芯片市场前景广阔。👉获取更多数字经济前沿洞察


常见问题

Q1:什么是现实资产代币化(RWA)?
现实资产代币化是指将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贵金属、债券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的过程,从而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并扩大可及性。

Q2:稳定币有哪些潜在风险?
稳定币可能面临储备资产不透明、兑付风险及监管缺失等问题,极端情况下可能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因此需建立在健全的监管与法律框架之下。

Q3:ASIC芯片在AI算力中有什么优势?
ASIC芯片为特定计算任务定制设计,具有更高计算效率和更低功耗,在大规模AI推理场景中常比通用GPU更具成本与性能优势。

Q4:Token消耗量增长为何重要?
Token消耗量直接反映AI模型调用规模和算力需求,其爆发式增长意味着AI应用正加速普及,并对底层算力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Q5: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政策有哪些亮点?
香港通过统一监管框架、扩大代币化资产范围、实施稳定币发牌机制及推动跨境合作,系统性地构建了数字资产发展的制度基础,加速市场成熟。

Q6:券商虚拟资产牌照升级有何影响?
牌照升级允许券商合法提供虚拟资产交易与服务,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参与,提升市场规范性与规模,推动数字资产生态进一步丰富。